精选老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(文案126句)
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赏析
1、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励志
(1)、爱有多深,包容与体谅就有多深,敢爱的人才敢去包容和体谅他所爱的人。做个善于体谅的人,多给对方时间与空间,做个有智慧与爱心的人。
(2)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五章
(3)、(翻译讲解):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(一样的道理)。
(4)、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(5)、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
(6)、《道德经》第八十一章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
(7)、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。毛传云:“烹鱼烦则碎,治民烦则散。知烹鱼则知治民矣。”
(8)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(9)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(10)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(11)、老子认为,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,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。
(12)、“功成身退”是一种大智慧,它启示我们,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,更不能动不动就拿“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”来说话,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。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,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。
(13)、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(14)、(翻译)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,才可平安长久。
(15)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美人不能动。
(16)、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(17)、信不足有不信,犹兮其贵言,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我自然。
(18)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——《道德经.第六十三章》
(19)、(名句赏析)不只看到自己,便能更明了世事;不自以为是,反而能更彰显自己;不自我夸耀,反而能成就功业;不自高自大,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;因为不争,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。
(20)、“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”––––––人治社会,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,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。
2、老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
(1)、·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馀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
(2)、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令人行妨。
(3)、水是生命的源泉。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。
(4)、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(5)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(6)、·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。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
(7)、解释: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;良好的行为可以被人看重。
(8)、(翻译讲解):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,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,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,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。
(9)、上根之人闻道后,恍然大悟,马上身体力行,付诸实践;中根人闻道后,半信半疑,似懂非懂,也不知道如何是好,最后毫无所得;下根人闻道后,难以置信,置若罔闻,甚至大加嘲笑。如果让下根之人听了以后不觉得可笑的话,那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道了。
(10)、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今舍慈且勇;舍俭且广;舍后且先;死矣!夫慈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
(11)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(12)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(13)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老子名言名句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
(14)、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警句吧,名言警句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,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。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具有借鉴意义呢?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子名言名句大全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老子名言名句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(15)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(16)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(17)、(感悟)老子认为,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,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。
(18)、(名句赏析)天道对人无所偏爱,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。
(19)、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宁;神得一以灵;谷得一以生;侯得一以为天下正。
(20)、(感悟)老子提出素朴、寡欲的主张。丝不染为素,木未雕为朴,见素抱朴谓: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。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,但不可有贪欲,更不能纵欲。
3、老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释
(1)、这句话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,只有从实际出发,一点点积累,才能成就大事。
(2)、(名句赏析)两军势均力敌,哀痛的一方胜利。
(3)、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
(4)、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(5)、善为士者不武,善战者不怒,善胜敌者不与,善用人者为之下。
(6)、(翻译讲解):诚实的语言不华美,华美的语言不诚实,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,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;大智的人不杂博,杂博的人不智慧。
(7)、·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——老子名句
(8)、善为士者不武,善战者不怒,善胜敌者不与,善用人者为之下。
(9)、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八章:“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。”
(10)、(感悟)天地不自生,故能长生,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。
(11)、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(12)、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人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”
(13)、(感悟)治国须正,用兵须奇,顺应自然,才能达到无为而治。这是老子关于治国、用兵、平天下的基本策略。
(14)、(译解)天下万物生于(看得见的)具体事物(有),而具体事物(有)由看不见的“道”产生。
(15)、(名句赏析):保持本质淳朴无华,减少私心贪欲(就能为道无忧)。
(16)、·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
(17)、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成身退,天之道”“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”––––––––在人治社会,人权、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,灾祸不期而至,所以,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,功成身退。
(18)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(19)、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泣之,战胜以丧礼处之。
(20)、一诺千金,言出则必行。遇事思虑周详,才能成竹在胸,成就大事。
4、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及解释
(1)、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一章:“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”
(2)、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,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;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,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。水流花开,鹰飞鱼跃,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,然而又妙不可言;它们不想实现什么,但又样样都实现了。
(3)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寿。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(4)、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(5)、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(6)、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泣之,战胜以丧礼处之。
(7)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(8)、(感悟)“柔弱胜刚强”,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,深刻提示了“道”的本性。
(9)、这是老子对“道”作出的总结性论述。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”,是老子的自然观。“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”是他的政治观。
(10)、(翻译讲解):深知本性雄强,却守持雌柔,(将成为)天下所归的沟溪。深知本性洁白,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,(将成为)天下的范式。深知身份荣耀,却安守卑辱的位置,(将成为)天下归附的川谷。
(11)、(名句赏析):要让其收缩,必先让其张大;要使其削弱,就先加强他;要废除他,就先让他兴盛,要想夺取他,就先给予他。
(12)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夫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解读:我有三件法宝,执守而且保全它:第一件叫做慈爱,第二件叫做节俭,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。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;有了节俭,所以能大方;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,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。——老子
(13)、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气势磅礴的珍贵品质,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。
(14)、(翻译讲解):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,过多的积聚财物,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。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,知道适可而止,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,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。
(15)、不自以为是,坚持己见,能听取别人的建议,就能正确客观的看清问题,这样才是明智。相反,愚蠢的人刚愎自用,受到别人一点点批评就会大发脾气,即使别人是对的,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,也会反驳而不听取。
(16)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(17)、只有符合于自然,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,只有符合于道,才能久远。
(18)、解释: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,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。
(19)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(20)、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:“古之所谓曲则全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”
5、老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
(1)、(翻译讲解):要让其收缩,必先让其张大;要使其削弱,就先加强他;要废除他,就先让他兴盛,要想夺取他,就先给予他。
(2)、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
(3)、企者不立;跨者不行;自见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无功;自矜者不长。
(4)、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(5)、上善若水,语出《老子》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(wù),故几于道。”意思是说,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,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,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,所以是最接近道的。在道家学说里,水为至善至柔;水性绵绵密密,微则无声,巨则汹涌;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。人生之道,莫过于此。
(6)、(翻译讲解):合抱的大树,是从幼芽发起,九层的高台,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;千里远行,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。
(7)、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”
(8)、有为者对内当明察秋毫,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。
(9)、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(10)、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,教学做合一。——陶行知
(11)、“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”,其中盈是充盈、丰满之意。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,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。
(12)、(感悟)老子以盈满、锐利为譬喻,说明金玉满堂、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,主张“功遂,身退,天之道”。
(13)、(名句赏析):天下最柔的东西,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。
(14)、(名句赏析):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,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。自知自爱,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。
(15)、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人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”
(16)、“踮起脚跟,无法站得久;跨步前进,无法走得远。”(傅佩荣)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。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,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,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。“企者不立”,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,哪怕是才华横溢,也要修炼基本功,使它自然充实,从而做到“企者不立”而时常可以立,关键的时候可以立。
(17)、“无名,天地之始(开始);有名,万物之母(根本)”
(18)、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(19)、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。
(20)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(1)、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(2)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(3)、(名句赏析):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(一样的道理)
(4)、(名句赏析)当人民不再畏惧(统治者的)威压时,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。
(5)、“知其雄,守其雌;知其白,守其黑;知其荣,守其辱”–––––此话意即:知道雄大的一面,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;知道光彩的一面,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;知道荣耀的一面,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。中国人以柔克刚,太富有计谋了。
(6)、善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与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之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
(7)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(8)、(感悟)器小易满,海纳百川。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,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。
(9)、意思是说,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,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,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,所以是最接近道的。在道家学说里,水为至善至柔;水性绵绵密密,微则无声,巨则汹涌;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。人生之道,莫过于此。
(10)、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。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五章
(11)、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“玄同”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(12)、(感悟)有为者当明察秋亳,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。
(13)、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
(14)、(名句赏析):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,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,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,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。
(15)、每天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理想,不要忘记目标;每天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学习,不要忘记看书;每天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包容,不要忘却善心;每天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身体,不要忘记锻炼;每天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美丽,不要忘记快乐;每天提醒自己,不要忘记爸妈,不要忘记亲人。
(16)、(名句赏析)踮起脚跟不能久立,跨步过大无法远行。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,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,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,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。
(17)、这句话的意思是,“„致虚‟和„守静‟的工夫,做到极笃的境地。万物蓬勃生长,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。”(陈鼓应)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,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,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。„致虚‟和„守静‟是比较实际的建议,能做得来,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,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,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。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。
(18)、处理困难的事情必然从容易处下手,处理大事也必须从细微处开始。所以,圣人从不好高骛远,而是大处着眼,小处做起,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,从而成就了大业。
(19)、一种解释是,“将要收敛的,必先扩张;将要削弱的,必先强盛;将要废弃的,必先兴举;将要取去的,必先给与。这就是几先的征兆。”(陈鼓应)另外一种解释是,“将要收敛它,必须暂且扩张它;将要削弱它,必须暂且强化它;将要废弃它,必须暂且抬举它;将要夺取它,必须暂且给予它。这叫做微妙的启明。”(傅佩荣)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“权谋术”。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,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。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……
(20)、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”
(1)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(2)、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(3)、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成之熟之;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
(4)、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(5)、解释: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,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。弱胜过强,柔胜过刚,天下没有人不知道,但是没有人能实行。
(6)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免责声明:
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,权益归原著者所有,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;
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,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