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(文案141句)
端午节的古诗小学
1、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年级
(1)、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,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(端午节)了。
(2)、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,五色新丝缠角粽。
(3)、《花心动》宋·史浩槐夏阴浓,笋成竿、红榴正堪攀折。菖歜碎琼,角黍堆金,又赏一年佳节。宝觥交劝殷勤愿,把玉腕、彩丝双结。最好是,龙舟竞夺,锦标方彻。此意凭谁向说。纷两岸,游人强生区别。胜负既分,些个悲欢,过眼尽归休歇。到头都是强阳气,初不悟、本无生灭。见破底,何须更求指诀。
(4)、鼓击春雷,直破烟波远远回。欢声震地,惊退万人争战气。
(5)、樱桃桑椹与菖蒲,更买雄黄酒一壶。门外高悬黄纸贴,却疑账主怕灵符。
(6)、一说是百姓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,以祭祀屈原。为恐鱼吃掉,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,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。
(7)、《竞渡诗》唐·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。冲波突出人齐譀,跃浪争先鸟退飞。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。
(8)、浣江月平堤流,邑人相将浮彩舟。灵均何年歌已矣,哀谣振楫从此起。扬枹击节雷阗阗,乱流齐进声轰然。蛟龙得雨鬐鬣动,螮蝀饮河形影联。刺史临流搴翠帏,揭竿命爵分雌雄。先鸣余勇争鼓舞,未至衔枚颜色沮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竞渡曲》
(9)、朱颜老去,清风好在,未减佳辰欢聚。趣腊酒深斟,菖蒲细糁,围坐从儿女。还同子美,江村长夏,闲对燕飞鸥舞。——宋·晁补之《永遇乐·端午》
(10)、莫唱江南古调,怨抑难招,楚江沉魄。吴文英《澡兰香淮安重午》
(11)、(小学教师)一位老班主任的忠告:有远见的老师,都带点绝情!
(12)、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芬兰。流香涨膩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尼育,小符斜挂绿云色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(13)、高咏楚词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《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》
(14)、楚人犹自贪儿戏,江上年年夺锦标。——文天祥《端午感兴》
(15)、刺史临流褰翠帏,揭竿命爵分雄雌。先鸣余勇争鼓舞,未至衔枚颜色沮。刘禹锡《竞渡曲》
(16)、谁家儿共女,庆端阳。——舒頔《小重山·端午》
(17)、jìng dù shēn bēi qiān zǎi yuān,zhōng hún yī qù jù néng huán。
(18)、时花竞巧,子粽争新。——唐·李隆基《端午殿宴群臣探得神字》
(19)、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·端午》
(20)、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,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!国破身亡如今还能有什么呢?唉,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!
2、关于端午节的古诗
(1)、条脱闲揎系五丝。——宋·李清照失调名《端午》词断句
(2)、谁念词客风流,菖蒲桃柳,忆闺门铺设。嚼徵含商陶雅兴,争似年时娱悦。青杏园林,一樽煮酒,当为浇凄切。南薰应解,把君愁袂吹裂。
(3)、年年端午风兼雨,似为屈原陈昔冤。我欲于谁论许事,舍南舍北鹁鸠喧。——赵蕃《端午三首》其二
(4)、译文:端午节日从何而来,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。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,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。
(5)、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;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;鼓声渐急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;坡上人呼霹雳惊,竿头彩挂虹霓晕;前船抢水已得标,后船失势空挥挠。
(6)、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丹心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
(7)、译文:五月五日是端午节,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。死者却看不见,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。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,现在已经白发苍苍。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,三湘相隔的比较远。
(8)、正是浴兰时节动。——欧阳修《渔家傲月榴花妖艳烘》
(9)、出自:宋代欧阳修的《渔家傲·五月榴花妖艳烘》。
(10)、国亡身殒今何有,只留离骚在世间。——宋·张耒·《和端午》
(11)、译文: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,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。
(12)、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。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
(13)、槐夏阴浓,笋成竿、红榴正堪攀折。菖歜碎琼,角黍堆金,又赏一年佳节。宝觥交劝殷勤愿,把玉腕、彩丝双结。最好是,龙舟竞夺,锦标方彻。
(14)、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
(15)、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,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?
(16)、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,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(端午节)了。
(17)、小团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儿和。——张耒《端午》
(18)、《菩萨蛮》 宋・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。彩丝剪就交绒索。 樽俎泛菖蒲。年年五月初。 主人恩义重。对景承欢宠。 何日玩山家。葵蒿三四花。
(19)、赢得儿童,红丝缠臂,佳话年年说。龙舟争渡,搴旗捶鼓骄劣。
(20)、舣彩舫,看龙舟两两,波心齐发。奇绝。难画处,激起浪花,飞着湖间雪。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——黄裳《喜迁莺端午泛湖》
3、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屈原
(1)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《端午日》
(2)、醉看葵柳怀旧事,馋思樱笋梦吾庐。向时痴绝今愁绝,自读《离骚》些老夫。——宋·高箸《重午怀旧》
(3)、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——边贡《午日观竞渡》
(4)、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《午日观竞渡》
(5)、榴花三日迎端午,蕉叶千春纪诞辰。——范成大《鹧鸪天》
(6)、译文:这一天正是端午,人们沐浴更衣,想去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,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。
(7)、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——唐·殷尧藩·《律·端午》
(8)、为迎接端午节,6月4日上午,淇滨小学举行了迎端午节教师诗词大赛。
(9)、欧阳修《渔家傲》写的闺中女子,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:享用粽子后,未出阁的姑娘,在家休息,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。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。
(10)、淡妆浓抹,西湖人面两奇绝。菖蒲角黍家家节。水戏鱼龙,十里画帘揭。凌波无限生尘袜,冰肌莹彻香罗雪。游船且莫催归楫,遮莫黄昏,天外有新月。——宋赵长卿《醉落魄重午》
(11)、空惆怅,谁复吊沅湘。——舒頔《小重山·端午》
(12)、旧俗传荆楚。正江城、梅炎藻夏,做成重午。——许及之《贺新郎》
(13)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——殷尧藩《端午日》
(14)、碧艾香蒲处处忙。谁家儿共女,庆端阳。——舒頔《小重山·端午》
(15)、五月榴花妖艳烘。绿杨带雨垂垂重。五色新丝缠角粽。金盘送。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叶里黄鹂时一弄。犹瞢忪。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(16)、榴花日迎端午,蕉叶千春纪诞辰。——范成大《鹧鸪天》
(17)、老大逢场慵作戏,任陌头、年少争旗鼓。溪雨急,浪花舞。
(18)、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《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》
(19)、逢佳节,粼粼波上,百舟争渡。奸当道,谣言布;遭放逐,悲难诉。王充《满江红》
(20)、国亡身殒今何有,只留离骚在世间。——张耒《和端午》
4、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四句
(1)、贝琼生于元代中后期,因元朝统治者废除科举考试,并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压迫和歧视政策,汉族知识分子多怀才不遇,有志难伸,人在端午节,看到狂风暴雨,想起屈原这位怀才不遇的伟大爱国者,不禁兴叹,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旧洒脱的一面。
(2)、日长蛟虚问祭,关雕虎枉招魂。——宋·宋祁《屈原祠》
(3)、梅霖初歇。乍绛蕊海榴,争开时节。角黍包金,香蒲切玉,是处玳筵罗列。斗巧尽输少年,玉腕彩丝双结。舣彩舫,看龙舟两两,波心齐发。奇绝。难画处,激起浪花,飞作湖间雪。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望中水天日暮,犹见朱帘高揭。归棹晚,载菏花十里,一钩新月。
(4)、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(5)、鹤发垂肩尺许长,离家三十五端阳。 儿童见说深惊讶,却问何方是故乡。
(6)、①端阳:端午节。②晦冥:昏暗;阴沉,昏暗气象,出自《史记.龟策列传》。③汨罗:汨罗江。④吊:凭吊,吊祭。⑤英灵:指屈原。⑥海榴:即石榴,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,故名。⑦渊明:指陶渊明,东晋人。⑧独:独自。⑨醒:清醒。
(7)、在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,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,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“丹心照夙昔”的壮志。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。
(8)、谩说投诗赠汨罗,身今且乐奈渠何。——赵蕃《端午三首》
(9)、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,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。后面紧接着抒情,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。
(10)、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,杨柳被细雨润湿,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。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,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,送给闺中女子。这一天正是端午,人们沐浴更衣,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,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。不时的,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,打破闺中的宁静,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。
(11)、呕哑柔橹,又早拂新荷,沿堤忽转,冲破翠钱雨。
(12)、別岸相逄何草草,扁舟两岸垂杨。秀屏珠箔奇香囊,酒深歌拍缓,愁入翠眉长。燕子归来人去也,此时无奈昏黄。桃花应是我心肠。不襟唯雨,流泪湿红妆。
(13)、仙宫长命缕,端午降殊私。——窦叔向《端午日恩赐百索》
(14)、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丹心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
(15)、妖艳:红艳似火。生绡:未漂煮过的丝织品。古时多用以作画,因亦以指画卷。浴兰:见浴兰汤。惊破:打破。
(16)、正是浴兰时节动,菖蒲酒美清尊共,叶里黄鹂时一弄。
(17)、浙江嘉兴的粽子,最早来自湖州,后来逐步发展,具备了自己的特点。这类粽子矮壮长方(象枕头),有鲜肉粽、豆沙棕、八宝粽、鸡肉粽等品种,选料精细,调味讲究。例如鲜肉粽(又称火腿粽),采用上等糯米用酱油拌和,再把鲜腿肉切成小块,用糖、酒、盐等调配成馅。裹扎时,用两块瘦肉夹一块肥肉,粽子煮熟后,肥肉的油脂渗入米内。入口鲜美,肥而不腻。
(18)、红藕丝,白藕丝,艾虎衫裁金缕衣。钗头双荔枝。鬓符儿,背符儿,“鬼”在心头符怎知?相思十二时。——李石《长相思重午》
(19)、沈湘人去已远,劝君休对酒,感时怀古。慢啭莺喉,轻敲象板,胜读《离骚》章句。——宋·杨无咎《齐天乐端午》
(20)、疏疏数点黄梅雨。殊方又逢重五。角黍包金,草蒲泛玉
5、端午节的古诗小学简单
(1)、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——陆游《乙卯重五诗》
(2)、在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,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,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“丹心照夙昔”的壮志。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。
(3)、鹤发垂肩尺许长,离家端阳。——殷尧藩《同州端午》
(4)、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——贝琼《已酉端午》
(5)、好酒沈醉酬佳节,十分酒,一分歌。苏轼《少年游》
(6)、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——苏轼《浣溪沙端午》
(7)、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精魂飘何在,父老空哽咽。至今仓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——宋·苏轼《屈原塔》
(8)、生绡画扇盘双凤。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
(9)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——唐·殷尧潘《端午日》
(10)、《同州端午》这首表达了作者长期离乡背井,而今返里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。
(11)、旧俗传荆楚。正江城、梅炎藻夏,做成重午。门艾钗符关何事,付与痴儿呆女。耳不听、湖边鼍鼓。独炷炉香熏衣润,对潇潇、翠竹都忘暑。时展卷,诵骚语。
(12)、有意庄严端午,不应忘却重阳。菖蒲九叶,金英满把,同泛瑶觞。朱翌《朝中措》
(13)、朗读者——王凯磊,长寿实验小学教师,周庄镇公益阅读推广人。
(14)、这首诗开头就写刻画了一个白发老人的形象,略写了端午节的气氛。然后就写到小孩子见到自己的喜悦,想要尽快回到自己的故乡。
(15)、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,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。鼓声像春天的雷电,冲破烟雾,劈开波涛,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。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,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。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,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。
(16)、《午日处州禁竞渡》明·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,蓬城芳草踏初回。情知不向瓯江死,舟楫何劳吊屈来。
(17)、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,杨柳被细雨润湿,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。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,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,送给闺中女子。这一天正是端午,人们沐浴更衣,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,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。不时的,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,打破闺中的宁静,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。
(18)、中国是诗歌的王国,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为了让我们中心小学的学子们有丰厚的古诗词底蕴,我校借端午节的契机,以“诵读的你最美”为主题,举办“中心小学端午诗词争霸赛决赛”。
(19)、江苏省苏州粽子长而细,为四角形,有鲜肉、枣泥。豆沙、猪油夹沙等品种。特点是配料考究,制作精细。以猪油夹沙粽子为例:选用上等红小豆,煮熟后去皮,滤沙,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熬制成馅。裹扎时馅里还要夹一块肥板油(或膘肉)。煮熟后成水晶般明亮的脂肪,口味甜美。
(20)、把似而今醒到了,料当年,醉死差无苦。聊一笑,吊千古。
(1)、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留。江亭暇日堪高会,醉讽离骚不解愁。
(2)、“悟诗情”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(思念、理想、社会现实、风景等)。
(3)、《端午》 唐・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 盐梅已佐鼎,曲�f且传觞。 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 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 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 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
(4)、妖艳:红艳似火。生绡:未漂煮过的丝织品。古时多用以作画,因亦以指画卷。浴兰:见浴兰汤。惊破:打破。
(5)、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,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。鼓声像春天的雷电,冲破烟雾,劈开波涛,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。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,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。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,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。
(6)、《齐天乐》宋·杨无咎疏疏数点黄梅雨。殊方又逢重五。角黍包金,草蒲泛玉,风物依然荆楚。衫裁艾虎。更钗凫朱符,臂缠红缕。扑粉香绵,唤风绫扇小窗午。沈湘人去已远,劝君休对酒,感时怀古。慢啭莺喉,轻敲象板,胜读离骚章句。荷香暗度。渐引入陶陶,醉乡深处。卧听江头,画船喧叠鼓。
(7)、民间活动:主要有祭祀屈原、纪念伍子胥、插艾蒿、挂菖蒲、喝雄黄酒、吃粽子、龙舟竞渡、除五毒等。
(8)、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,杨柳被细雨润湿,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。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,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,送给闺中女子。这一天正是端午,人们沐浴更衣,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,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。不时的,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,打破闺中的宁静,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。
(9)、石榴花如火地开着,似乎正在笑话我,我只好自我解嘲道:其实,陶渊明既使不喝酒,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。今天,我虽无法凭吊屈原,我也一样仰慕他。
(10)、《浣溪沙》宋·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。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(11)、穴枕通灵气,长丝续命人。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
(12)、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。不效艾符趋习俗,
(13)、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——宋·苏轼《屈原塔》
(14)、榴花三日迎端午,蕉叶千春纪诞辰。——范成大《鹧鸪天》
(15)、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;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(16)、仙宫长命缕,端午降殊私。——窦叔向《端午日恩赐百索》
(17)、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——杜甫《端午日赐衣》
(18)、译文:端午节日从何而来,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。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,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。
(19)、荷香暗度。渐引入陶陶,醉乡深处。卧听江头,画船喧叠鼓。
(20)、莫唱江南古调,怨抑难招,楚江沉魄。——吴文英《澡兰香·林钟羽淮安重午》
(1)、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——唐·杜甫·《端午日赐衣》
(2)、五月榴花妖艳烘,绿杨带雨垂垂重,五色新絲缠角粽,金盘送。生绡画扇盘双凤,正是玉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叶里黄鹂时一弄。犹蒈松,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(3)、官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——杜甫《端午日赐衣》
(4)、好是佳旦称觞,班衣拜舞,有鹓雏相对。后院婵娟争劝酒,端午彩丝双紧。王迈《念奴娇》
(5)、译文: 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,只在家置备了菖蒲、竹叶和雄黄酒,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。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,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?
(6)、仙宫长命缕,端午降殊私。——窦叔向《端午日恩赐百索》
(7)、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——殷尧潘《端午日》
(8)、玉台金盏对炎光,全似去年香。——朱翌《朝中措》
(9)、译文: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,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。参与者人山人海,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,布满河面。
(10)、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海榴花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
(11)、粽团桃柳,盈门共饮,把菖蒲、旋刻个人人。——秦观《端午》
(12)、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;千载贤愚同瞬息,几人湮没几垂名。
(13)、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
(14)、比赛中,各年级之间展开激烈比拼,精彩一幕幕上演。参赛选手精神饱满,落落大方,声情并茂地吟诵着一首首内蕴丰富的古诗词,气氛时而诗情画意,时而紧张激烈、扣人心弦。
(15)、菖蒲酒美清尊共。——欧阳修《渔家傲·五月榴花妖艳烘》
(16)、即事:就眼前之事歌咏。故人:古人,死者。新知:新结交的知己。丹心:指赤红炽热的心,一般以“碧血丹心”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。夙昔:指昔时,往日。灵均: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,含有“屈”字的意思。在这里指屈原。三湘:指沅湘、潇湘、资湘(或蒸湘),合称“三湘”。也可以指湖南一带。隔:间隔,距离。辽海: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。
(17)、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海榴花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
(18)、带头:坐在船头上,手上拿两支小令旗,左右挥动,指挥船只的进退。
(19)、独写菖蒲竹叶杯,蓬城芳草踏初回。——汤显祖《午日处州禁竞渡》
(20)、端午临中夏,时清人复长。——唐·李隆基《端午武成殿宴群官》
(1)、莫唱江南古调,怨抑难招,楚江沉魄。——吴文英《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》
免责声明:
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,权益归原著者所有,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;
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,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