抄句子 > 文案大全 >

精选老子最有哲理一句话(文案120句)

时间2023-08-20发布admin

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

1、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诚信二年级

(1)、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(做天下的难事,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;做天下的大事,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)

(2)、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□;上德若谷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;质真若渝;大白若辱;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

(3)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

(4)、那些轻易承诺的,必定很少能够兑现,把事情看得太容易,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。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,真的很实用。真正想要帮你的人,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,需要帮到什么程度,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,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,好好好,你尽管说,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。

(5)、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
(6)、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多,多则惑。

(7)、孔子有句类似的话是“矜而不争”,骨子里的矜是气节,流露于外只能是骄。君子内心高洁,但姿态是谦下的。

(8)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(真懂的人不乱说,乱说的人不是真懂)

(9)、“为而不争”的前半句是“圣人之道”,如何“为”,关乎为人处世之道。

(10)、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,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。老子告诫人们,做事应谨慎小心,坚持始终如才不致功败垂成。

(11)、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”天下最柔软的东西,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。无形的力量,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。所以我知道了“无为”的好处。

(12)、我们平时也说“瓜熟蒂落”,又说“强拧的瓜不甜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我们也知道,“十月怀胎”。当胎儿不到时间,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,就是“敢为天下先”。不到时间,不敢把他生出来,就是“不敢为天下先”。

(13)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
(14)、老子的大智大慧,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,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,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。这句话一方面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,而更重要的,是让我们守信用,重诺言,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。

(15)、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(按无为的原则办事,没有不成功的)

(16)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(出处)《道德经·第五十六章》(译文)言语无法表达“道”的真意,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“道”,如果有人在说“道”,肯定不了解“道”的真意。

(17)、不争,是老子心中的乌托邦,他要人们无知无欲,老死不相往来。

(18)、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
(19)、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(20)、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
2、老子最有哲理一句话

(1)、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馀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馀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馀。孰能有馀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

(2)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(3)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
(4)、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为教父。

(5)、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,从小事做起,才可能成就大事业。没有厚哪来的薄发?

(6)、(译释)无论如何化解深重的怨恨,必然还会残留难以消除的余怨,这怎么能算完善?所以圣人待人即使被伤害了,也不会利用有利的地位去报复。有德的人只给予别人而不向别人索取,这就像拿着契约却不去逼债一样。

(7)、单纯把道德经当做兵家韬略是狭隘的,何况兵家胜败之事,如何不是争?

(8)、司马光等人编撰的《资治通鉴》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,以供后人借鉴,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,为君之道。

(9)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(出处)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(译文)能了解别人的人,是有智慧的人。能认识自己的人,是真正聪明的人。

(10)、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
(11)、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(12)、(翻译)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,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。

(13)、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

(14)、鲁迅是懂圣人的孤寒的,哪里遇得上这么多知音?干脆把关官写做俗人一个,让圣人继续孤独。

(15)、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夫唯不厌,是以不厌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

(16)、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夫乐杀人者,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。

(17)、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。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(18)、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。(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,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,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,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)

(19)、老子的大智大慧,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,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,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。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,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,重诺言,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。

(20)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
3、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为而不争

(1)、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(要统治人民,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;要领导人民,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。)

(2)、(翻译)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,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。

(3)、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之;成之熟之;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

(4)、“不争”在《道德经》里出现频繁,偶尔也做“不诤”,这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,即语言上的不争执、不争辩。

(5)、人贵有自知之明,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,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,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。

(6)、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。(出处)《道德经·第四十二章》(译文)虚无之道生太极一气,太极一气生阴阳两仪,阴阳交合生三才,三才化生万物。

(7)、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——《道德经.第四十五章》

(8)、古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之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

(9)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
(10)、昔之得一者: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宁;神得一以灵;谷得一以生;侯得一以为天下正。

(11)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
(12)、(翻译)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,这才是天道。

(13)、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——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三章

(14)、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
(15)、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(可以说出的.道理,不是永恒的道理;可以叫出的名称,不是永恒的名称。)

(16)、通过“无为”来实现“无不为”。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,这听起来荒唐极了!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,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。

(17)、这句话的意思是,“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,反而能赢得爱戴;把自己置于度外,反而能保全生命。”(陈鼓应)在现代社会,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,要求做成圣人,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。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,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,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。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?

(18)、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下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然哉?以此。

(19)、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人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”

(20)、古代乱世多暴君暴民,暴君杀暴民,暴民杀暴君,你来我往,整个时代都受罪。这可说是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。

4、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及理解

(1)、古代乱世多暴君暴民,暴君杀暴民,暴民杀暴君,你来我往,整个时代都受罪。这可说是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。

(2)、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。

(3)、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者胜矣。

(4)、(翻译)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,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。

(5)、问题:亲是不是你看到好的文章后,想收到更多的文章但是你不知怎么关注?(关注全免费)

(6)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(7)、司马光等人编撰的《资治通鉴》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,以供后人借鉴,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,为君之道。

(8)、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

(9)、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

(10)、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

(11)、(夫慈,故能勇;俭,故能广)出自《老子》。意思是:性格慈善的人,就能勇敢;生活俭朴的人,就能宽裕。

(12)、(感悟)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,无偏无私,无厚亦无薄,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。

(13)、“功成身退”是一种大智慧,它启示我们,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,更不能动不动就拿“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”来说话,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。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,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。

(14)、“不争”在《道德经》里出现频繁,偶尔也做“不诤”,这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,即语言上的不争执、不争辩。

(15)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
(16)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故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绝学无忧。

(17)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(18)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
(19)、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(20)、知不知,上矣;不知知,病矣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,圣人之不病也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

5、老子精辟短句

(1)、夫惟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

(2)、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(出处)《道德经·第三章》(译文)做那些无为无欲的事,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。

(3)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
(4)、宠代表利益,辱代表灾祸;得到灾祸会恐惧,一心想远离;得到利益也会恐惧,因为不知何时会失去。因此,得到也会心惊,失去也心惊,这就叫做宠辱都会让人心惊。我之所以寝食难安是因为总是惦记自身的荣辱得失,如果把这一切都抛开,还有什么能挡住我的快乐?

(5)、老子一向的主张是:退、守、弱、柔。保全了自己,于是立足不败之地。

(6)、老子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,身处于社会之中,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,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,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,不忘初心,才能够平安长久。

(7)、这个时代,谣言是流传最快的,炒作是最受关注的,谩骂、讨伐、煽情……或许每个时代都是如此,只是在说话尤其容易的当下,闭嘴是门学问。

(8)、三件宝贝,持有而珍重它。第一件叫慈爱,第二件叫节俭,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。

(9)、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
(10)、灾祸,是幸福的依身之地;幸福,是灾祸的藏身之所。谁知道它们的界限呢?正常会变为怪异,善良会变成邪恶,人们对这一点的了解,时间本来很久远了。因此通达之人并行而不割裂人,廉正而不刺伤人,正直而不束缚人,光明而不藐视人。

(11)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(12)、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

(13)、宠辱若惊,…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

(14)、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
(15)、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

(16)、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还;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。

(17)、每一个生命都以其他一切生命为背景,同时也与其他生命同体共悲。

(18)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也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

(19)、(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)出自《老子》。意思是:两军势力相当之时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

(20)、而“弱者道之用”,意思则是道的作用是无形的,但是不是消极的,因为道是万物之根,道对于一切事物的作用不是那么强硬的,反而是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,也就是道家所提倡的“无为”。

(1)、解悟:顺其自然的,才是最好的,越是刻意追求的,往往就越坏事。你踮起脚来,想让自己高一点,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;你想走得快一点,迈大步走,却没想到没走多远,就已经走不动了。

(2)、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
(3)、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
(4)、(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)出自《老子》。兵:军队。意思是:军队是不吉利的工具,不是君子该用的工具,不得已再动用它。

(5)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
(6)、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
(7)、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
(8)、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(人以地为法则,地以天为法则,天以道为法则,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)

(9)、孔子有句类似的话是“矜而不争”,骨子里的矜是气节,流露于外只能是骄。君子内心高洁,但姿态是谦下的。

(10)、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
(11)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也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

(12)、大邦者下流,天下之牝,天下之交也。牝常以静胜牡,以静为下。故大邦以下小邦,则取小邦;小邦以下大邦,则取大邦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邦不过欲兼畜人,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

(13)、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(出处)《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(译文)普通人做事,往往是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。如果能慎始慎终,就不会有失败的事。

(14)、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老子经典语录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
(15)、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(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,所以明察秋毫;不自以为是,所以是非昭彰;不自我夸耀,所以功勋不没;不自高自大,所以成为民众之长)

(16)、大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
(17)、(感悟)“所”,意思是处所或地方,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。老子这里所说的“所”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。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,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,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。

(18)、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玄同。故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
(19)、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

(20)、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层之台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
免责声明:
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,权益归原著者所有,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;
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,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,谢谢!

uarr;